村网通总站 杏城村 169686.nync.com 欢迎您!
凡事总不是那回事。到了杏城,虽然认了亲戚,但时间长了,慢慢大了,被介绍一家王姓当了童养媳,后来有了我大哥,二哥,现在都六七十岁了。大哥姓王,二哥姓杨,是离异带着嫁给我爹的。
说起来也很可悲。当时姓王家在土改时成份不好,是富农。解放后,集体大锅饭时,时常不按贫下中农对待,大人小孩,食不饱腹,母亲说就要到饿死人的地步。是母亲前思后想必须找出路,为了大哥,二哥,坚决的和第一人丈夫离婚,随后带着二哥结缘我的父亲。还算幸运,父亲当过兵,解决长治参过战,回来后革委会还是优抚照顾,听说安排撵马拉车,搞运输。按现在说是开车司机,算是牛逼。但是父亲天生老实憨厚,到也能顾住。
只便如此,还是很穷,没有房子,那时候还以借赁房子住,我就是在村东一院的西屋出生的。至今那房子虽已破损,倒塌,我还记得。曾记得,有两样东西历历在目。那院三户人家,户主是当时村里的电工,生活富裕。一户姓高,祖籍河南,都叫老高,在收购站工作,就是杀猪的。记得时常能吃到母亲炖的炒猪血,算是很奢侈的了。还有就是母亲勤劳,吃苦,为了养活我们哥几个,也是经常给人家帮忙,与邻居相处的和睦。人家可怜,照顾,给此家乡特产,叫柿糠炒面,甜甜的。如今回想,还有想吃的意思。后来,又窜房橪,举家搬到村西。我已记忆清楚了。人穷志不短。再后来,在父母亲的奋斗下,来到现在居住地盖了五间属于自己的房子,总算是结束了借住的历史,也不被人瞧不起了。
那时候,父母亲靠的是勤劳,靠的是志气,人穷志不穷。这句话激励我一生励志奋斗,终生享用。